第(2/3)页 郝成接着说道:“好了,我们说会小沙。现在外边,小沙的2.0版本已经全部推送了,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: “那就是,全互联网都是知识都是信息,我想查可以随时查,更不用说还有小沙辅助分析了,那么我这个数据分身只有我学习过的、接触过的信息,那么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? “你们谁来说一下?” 在校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比职场的人要强,看到季子涵示意,郝成也是点了点头:“季子涵,你说。” “类似于CPU的一缓二缓三缓,存取的难度和效率不一样,我是这么理解的。” “你这看问题的角度倒是新颖,不过偏差有点儿大。”郝成接着点名:“焦梦阳。” “我可以去查,和我本来就会,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。”焦梦阳说道: “小沙的2.0版本我已经体验过了,虽然目前来看,还达不到【我本来就会】这个阶段,但是,数据分身保留下来的信息、知识,只要放到我的眼前,我都是即时可用的。 “就像刚刚郝总所说,把小沙扔给猴子,它什么也干不了。别说扔给猴子了,现在小学生中学生也能轻松的使用小沙,但是,小沙如果检索一堆高数知识给他们,他们能看的懂吗? “所以,数据分身是跟人相关的,你越强,你的数据分身也就越强。” “嗯!”郝成点了点头:“这就是,我们的这三个指数所代表的概念。 “信息的丰度、融合度和延伸比例。信息的丰度,不用解释,就是信息的多少,通俗说:就是你这些年都学了些个啥,把这个东西量化我们管它叫丰度。 “而融合度,就是小沙通过一系列的监测和运算,得出的你真正掌握可以运用的信息或知识占据接触信息的比例。而延伸比例,是小沙认为,你的信息和知识接受能力的极限比现在多出多少。 “这三个东西非常重要,举个例子: “假如说有一个人,他什么也不会,就是一张白纸,那么信息的丰度就是0,融合度也是0。但是呢,这是一个天才,任何知识只要让他看到了,他就能自动学会并融汇贯通,那么他的延伸比例,就是100%。 “100%啥意思?全世界所有的知识都可以认为他已经掌握。小沙拿出来,它就能懂,就能融汇贯通,就能百分之百的为己所用。 “但是,这样的天才并不存在。根据小沙的大数据指数分析:一般人,在自己的基础上延伸5%,是他一年内所能掌握的极限。” 除了和使用者获得同样的信息、知识,并永久记忆之外,这样的三个指数,是白驹科技这次小沙2.0更新最核心的功能。 郝成在发布会上甚至提都没有提,就是为了给所有人上这么一课——不要躺着,要去挖掘,不要所有的事情都扔给小沙,自己的脑子要更多的去用。 给使用者提供超出自己能力和水平10%的信息和内容,更是小沙帮助使用者逐步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之一。 人越强大,数字分身也越强大,可以延伸学习的东西也就更多。 …… “白驹科技真的是用心良苦啊!”渐渐的,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训练和测试,对如何使用小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,也有了发人深省的认知。 “我就是喜欢躺着,就不喜欢动脑子怎么了?我就把全部东西都交给小沙,退化成猴子也没什么不好,还有人喂香蕉呢!” 不乏有这样的人,但更多的人是不甘于现状的,是想要向上的,而小沙就是在给这样的人更多的机会。 “我想到一个问题,这个延伸指数,如果到了一定程度,比如顶尖的研究人员、科学家,数据分身成熟后,稍微一扩展延伸,那不就直接是一个惊世成果?” “想多了!我刚问小沙了,现在这个2.0版本,对于越高级的人才,延伸越小,主要的框框还是本来已有的知识。普通人用用还行,金字塔尖的人就算了,没法延伸的!” “屁话!只能延伸世界已有的知识怎么了?什么叫普通人用用还行?就算再顶尖的科学家,他还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完全? “比如一个物理学家,化学的知识也能全部掌握?生物的知识也能全部掌握?不能吧?只要不能,小沙就能给他延伸,前沿学科融汇贯通的意义一点儿也不比单一学科突破小!” “就是!我的导师就是这样,告诉你们,就今天,制作了自己的数字分身之后,立即就突破了一项非常牛的课题,甚至可以说造福全人类都不为过,具体没办法多说,你们等着就是了。” 这位网友说的导师,就是临州大学山南医学院教授、临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、胃肠外科专家张临。 张临就是第一批在没有看到任何人的提示,自己挖掘出小沙2.0隐藏能力的人之一。 第(2/3)页